看到有人说笛子的表现力不够之类的,从个人理解来讨论一下。
表现力其实是一个很有一家之言的概念。有人说钢琴是乐器之王,最有表现力,音域广,但作为键盘乐器,就没有局限吗。如果也把人声算成乐器,人声没有钢琴的音域广,所以歌声不如琴声好听、歌声就更局限吗。没有能融合所有乐器优点的乐器,这才是百家争鸣的意义,笛子有的是个性,不是共性。
笛子有连续的长音,有断奏的吐音,有颗粒感的花舌,有有抑有扬的气震音,有不同韵味的收尾方式。它不仅运用手,还运用口,是最贴近唱歌的演奏形式,感情表达上自然更出力。
我个人认为表现力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能力,是乐器自有的、独特的、别家取代不了的韵味。那么这么说,笛子的表现力可谓十分的强。它可以像唢呐、二胡乐器一样深情满满,又可以像箫、古琴一样含而不露,全赖演奏者的理解与人生经历。
笛子的音域不如西洋长笛广,因为它的开孔方式,但同样的,它留下的是开孔才有的各种手上技巧,颤叠倚打滑历剁飞指,都是增强表现力的东西,同时按孔比按键更灵活。笛子能表达各种情绪场景,大喜,大悲,自豪,幽怨,紧张,寂寞,悠然,明艳,清高,辽阔,小桥流水,西风瘦马,大漠孤烟,西域歌舞,真正雅俗共赏,可以说可能民乐中都很再找出能表现出这多种情景的乐器了。
笛子贴膜,发音有双振源,音色清脆响亮,根据不同贴膜与调性,可转换完全不同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