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中心
当前位置:悠悠笛子 信息详情

竹笛膜孔小谈

2022-01-18

上海艺术研究所    陈正生   


竹生长于亚洲,我国更是盛产竹子,因此,竹子不仅是制作生活器具的重要材料,更是制作乐器——特别是管乐器的重要材料。管乐器中最具我们民族特色的恐怕要算笛子了。笛子音色脆亮,是独奏、合奏和伴奏的重要乐器,少了它,我们的乐队就会逊色;但是竹笛少了膜,其音色也就大大逊色了。如今G调大笛和新笛(亦称横箫)的音调相同,主要差别就在于新笛没有膜孔。

  

笛子也称横笛,唐代名横吹,是没有笛膜的。唐代只有箫管上才有膜,宋元以后这膜就移至横笛上,而箫管就不再贴膜了,如今只有朝鲜族的洞箫才贴膜。


笛上虽然开有膜孔,但过去对膜孔也并不太考究,仅在吹孔与第六孔之间挖一圆孔,贴上笛膜就是。首先注意膜孔的是上海大同乐会的郑觐文。1932年10月,大同乐会主任郑觐文将旧时笛子的圆形膜孔,改为椭圆形,以增多笛膜的摺纹,使音色更圆润,更易于控制。


笛子的音色,不仅取决于吹孔开挖得是否得当,以及管壁厚薄的影响而外,笛膜的老嫩和膜孔的大小的影响也不小。此处笛膜之老嫩且不讨论,而膜孔的大小却是很关键的。一般说,膜孔大,发音厚实(尤其是低音),膜孔小,发音则相对尖细。


此外还有个问题可能未引起人们充分注意,那就是膜孔大小以及笛膜的松紧对音域和音高的影响。


笛膜松紧对音域的影响,是人们早就注意了的,只是不太自觉而已。吹笛时,笛膜的振动是要消耗能量的。由此,当乐曲的音域超过二组时,笛膜就不宜贴得宽松,否则即使过激的冲击力,也未必能保证超高音的顺利倍激发。


笛膜松紧对音高(频率)的影响,演奏者也应该自觉地去掌控。一般来说,笛膜大家都欢喜用嫩的,因为笛膜嫩,发音脆亮、省力。这就出现一个问题,膜孔越大,笛膜就越松,笛子的绝对音高就越低。因此,夏天笛膜可以贴得稍微宽松一点,因为夏天气温高,笛子的音偏高,借笛膜的宽松可以把音降低一点;相反,冬天笛膜应该贴得 紧一点,使笛音增高一点。如若不信,你可以试验:把笛膜贴得稍宽一点,吹奏过程中用手将笛膜捂上,使它不再振动。此时你会发现,笛子的音明显地高上去了,相差该有20音分左右吧?


由此本人想起,有时一些制笛师傅在给笛子校音时,为了省事,常常用橡皮胶布将膜孔蒙上。试问,竹笛有膜和无膜音高相差那么多,此时仍然借助音分仪校音,靠谱吗?

标签: 笛子怎么贴膜 笛子入门基础教程
推荐信息
评论